汪国新院长、郑桂兰董事长受邀出席北京画院藏沈尧伊连环画原作研究展开幕

9月2日,由中国美术家协会、北京美术家协会、中国美术出版总社、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“一位艺术家的长征——北京画院藏沈尧伊《地球的红飘带》连环画原作研究展”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。

诗书画家汪国新、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董事长郑桂兰受邀出席。


这也是今年北京画院美术馆入选文化部“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”的重点项目。北京画院作为这部经典作品的收藏机构,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,重新将其整理、展览与出版。试图从全新的研究视角,去诠释一位艺术家在面对史诗性的历史事件时,如何以其独特的创作方法,谱写出现代美术史上夺目的一笔。

《地球的红飘带》连环画是沈尧伊根据魏巍同名小说改编而成,编创时间历经六年,再现了红军长征这一历史壮举。二万五千里,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脚步和鲜血镌刻于这个星球,犹如一根鲜艳夺目的红飘带。这是中国人民的史诗,也是世界人类的史诗。沈尧伊怀抱对长征精神的热情,两下长征路,为老一辈革命者的理想所折服,为他们的精神与气节所感动。而作者饱含情感的记录与描绘,更让这件绘画巨著闪烁着人性的光辉,激励与感动着每一位观者,使他们在审美之余,获得了思想教益和精神鼓舞。如今,面对信仰与理想的褪色,以史鉴今,去感受那个年代人类理想被点燃之后所释放出的无穷力量,相信这会是对长征最好的纪念。

汪国新先生、郑桂兰女士在沈尧伊《地球的红飘带》前探讨
小说《地球的红飘带》以高视点、大视角、宽视野的文学叙述,对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作了深刻的审视和真实的再现,气势恢宏、内容浩瀚、纪实性极强。沈尧伊在认真研究了文学原著以大量的长征史料之后,以一种文献性的表述语言,成功地将文学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,创造了具有史诗规模的绘画巨作。可以说,《地球的红飘带》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修辞高度地融为一体,体现了艺术家对画面细节的精心考量与拿捏。为此,展览在前期的策划过程中,深入挖掘和梳理了沈尧伊创作这部经典作品的过程、方法以及心得体会,总结其创作经验,力求发现一些经典创作的规律和方法,以期对当前的美术创作,尤其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,提供一些有益启示。

此次展览全面展示创作素材与手稿,复原沈尧伊6年来的创作历程。使观众了解如此巨大的史诗性著作,其诞生的艰辛。洞悉艺术家对图释长征这件事所抱有的充沛热情,以及所花费的心力与苦功。相信这一点无论对于画家的为艺之道还是历史题材的主题性创作,均具有重要启迪。







“一位艺术家的长征——北京画院藏沈尧伊《地球的红飘带》连环画原作研究展”将会持续到2016年10月8日,这是北京画院美术馆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,在举国欢度国庆之际为观众朋友们献上的一道节日厚礼。展览期间,作者沈尧伊还将就《地球的红飘带》的创作过程与心得体会,为广大听众分享一场精彩的讲座。